浙ICP備17053694號
酸性廢水是pH值小于6的廢水,主要來自于冶金、金屬加工、石油化工、化纖、電鍍等企業排放的廢水;堿性廢水是pH值大于9的廢水,主要來自于造紙、制革、煉油、石油化工、化纖等行業。酸堿廢水進入水體會破壞自然中和作用,使水體的pH值發生變化,影響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長,使水體自凈功能下降。酸堿廢水滲入土壤,會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造成土壤的酸化或堿化,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水體酸性化還會對船舶、橋梁及其他水上建筑物造成損害。
酸堿廢水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如不加治理直接排出,會腐蝕管渠和構筑物;排入水體,會改變水體的pH值,干擾,并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和漁業生產;排入農田,會改變土壤的性質,使土壤酸化或鹽堿化,危害農作物;酸堿原料流失也是浪費。所以酸堿廢水應盡量回收利用,或經過處理,使廢水的pH值處在6~9之間,才能排入水體。
廢水經車間收集之后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廢水進入隔油沉砂池,去除廢水中大量的懸浮物質及油類物質,廢水自流入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達到均衡作用,接著出水進入混凝反應池,投加NaOH調節水中的PH值在9.5~10之內,反應15分鐘,接著投加PAC反應絮凝,使廢水的膠體相體系脫穩,再投加PAM使廢水更好的絮凝成絮花,再進入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進行固液分離;出水自溢流入厭氧池,厭氧池內廢水在厭氧菌作用下,大分子有機物被分解成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減小后續好氧處理運行負荷;出水自流入接觸氧化池,好氧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為底物進行好氧代謝,使有機物以低能位的無機物穩定下來,達到無害化的過程,出水自流進入溶氣氣浮池,從而使絮粒強制性上浮,泥水分離;出水進入砂濾器,進一步攔截殘留懸浮物,再由排放槽達標排放(或回用)。沉淀池污泥定時抽入污泥收集池,再由污泥泵打入板框壓濾機,脫水污泥堆放外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