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水來源
印染廢水是加工棉、麻、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產(chǎn)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廢水。印染廢水水量較大,每印染加工1噸紡織品耗水100~200噸,其中80~90%成為廢水。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堿性大、水質(zhì)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yè)廢水之一,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zhì)、砂類物質(zhì)、無機鹽等。
處理工藝
(1)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是工業(yè)廢水處理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法,通過投加化學藥劑使水中一些金屬離子和膠體粒子與微小懸浮物聚集混凝,再沉淀,以去除廢水中離子成份、細小懸浮物及膠體顆粒,降低廢水的濁度和色素。

(2)氣浮法:
廢水中含有少量的污染物,采用氣浮處理,即通過高度分散的微氣泡作為載體,粘附廢水中的懸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或利用絮凝劑的絮凝作用以實現(xiàn)固液分離。

(3)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也稱淹沒式生物濾池,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nèi)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nèi)污水處于流動狀態(tài),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4)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是一種間歇運行的活性污泥法,通過裝置中的好氧菌與污水充分混合接觸,在充氧的條件下,細菌吸附水中有機物,并將其分解合成為自身組成部分,從而將有機物去除。

(5)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劑的表面吸附廢水中的一種或多種污染物,達到廢水凈化的目的。

產(chǎn)品展示






